夏日花絮:聊聊处暑,处于蝉鸣之中
“暑”是一个季节,同时也是一个时令节气,而“处暑”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的八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,是离秋分还有十五天的时候。说到处暑,很多人想到的是“烈日当空,汗如雨下”,但是,处暑还有一个标志性的特点——蝉鸣。
一、蝉鸣与炎热的夏季
蝉,是夏季的常客,尤其是在炎热的日子里,蝉鸣更是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而处暑正是夏季最炎热时期,又是蝉的产卵季节,因此蝉鸣声高亢,才会成为处暑这个节气的一大标志。
据科学研究,蝉鸣是蝉类雄性用来吸引雌性的声音。蝉的前胸有一个共鸣腔,在共鸣腔内震动发出声响,有些蝉的声音可以达到100分贝以上,相当于一架喷气式飞机在起飞时的噪音,即使远离蝉的栖息地,也难以避免蝉鸣的干扰。
二、早晚凉爽的天气
虽然处暑是夏季的最炎热时期,但是,随着日子向秋天的延伸,早晚的气温逐渐下降,凉爽的天气也开始变得常见。因此,处暑也是渐入秋后的一个过渡时期,与小暑相比,处暑这个节气中的暑气已经开始减退,不再像小暑时那样让人感到难以忍受。
处暑时节虽然仍然炎热,但是在清晨和傍晚,气温却比白天有所下降,尤其是在清晨,还会带来些微的凉爽,适宜出行、锻炼身体等活动。这个时候,可以趁着气温凉爽,到室外运动一下,享受一下凉爽的山水风光,增强身体的免疫力。
三、习俗与文化
处暑作为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中国古代,处暑时节多为夏收之际,各地的农民也会在这个时期,举办各种丰收庆典,庆祝收获的到来。在这个时期,也有越秀山花灯节、祛病食品、沐浴等习俗。
在广东省的越秀山,处暑前后常常会举行盛大的花灯节活动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有些地方在处暑考虑排毒,因此在这个节气中,还会有一些食品的推广,如千层糕、百果沙等。而在民间,则有特定的节日习俗,如“早起沐浴,晚睡推磨”等。
总之,处暑虽然仍然是夏季中的一个炎热时期,但是随着节气的变化,蝉鸣逐渐响起,气温逐渐降低,这个节气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习俗,让我们在这个夏天中,多一些欣赏自然、享受生活的方向。